top of page

歡迎欣賞臺大系統成員們的創意,從以下的「入圍作品」中挑選一件您認為最符合臺大總博物館目標與形象的作品。快來點擊下面的票選單連結,一起參與本競賽第一階段的投票活動吧!凡投票者即可抽總博夥伴-臺大博物館群製作的限量非賣好物

投票連結與說明:https://www.surveycake.com/s/1WYDK

投票時間:2021年8月6日起至8月13日23:59止

入圍作品

經主辦單位初篩,符合參賽資格之第一階段入圍作品共計33件,作品的圖面基本說明如下所列(依來信投件順序排序):

LOGO電繪-柯亮宇.jpg

◇作品編號

A1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總博物館識別設計——兼具專業性與易親近性

◇作品簡介

此識別標示由圖示、字體與配色三者組成,整體而言,如作品名稱所言,本設計除了具有我對一識別標誌基本上應該「簡潔而清楚」的想像之外,為符合博物館作為專業單位對大眾展示研究、收藏的機構的特性,本設計特別追求平衡博物館的「專業性」與「易親近性」,也就是在風格上,一方面保有典雅、穩重感,另一方面盡可能縮減觀者對該機構形象的距離感。

其中,圖示設計以台大總博預定館址——台大舊圖書館之屋頂為原型,圖案主體由真實屋頂上,別具特色的多個圓柱形雕花向下延伸,採以「十一道」立柱的設計,象徵在總博底下所包含的11個子單位。

◇設計理念與手法

整體而言,我認為博物館作為專業單位對大眾展示研究、收藏的機構,識別標誌最重要也最困難之處,即是必須同時展現博物館的「專業性」與「易親近性」,也因此在風格上,一方面必須保有典雅、穩重感,另一方面則需要縮減觀者對該機構形象的距離感。因此除了我對一識別標誌基本上應該「簡潔而清楚」的想像,上述理念將貫穿我的識別設計,以下我將分為圖示、字體、顏色三個面向說明如下:

•圖示:

圖示設計以台大總博預定館址——台大舊圖書館之特色屋頂為原型,圖案主體由真實屋頂上,別具特色的多個圓柱形雕花向下延伸,採以「十ㄧ道」立柱的設計,象徵在總博底下所包含的11個子單位(校史館、檔案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農業陳列館、醫學人文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昆蟲標本館、物理文物廳、地質標本館、美術館籌備處),也呼應台大於2020年設計之新識別系統所強調的、以13道線條代表13個學院集合的概念。

採以屋頂為原型,除了是因為台大舊圖書館的屋頂作為觀者入館前的第一印象,能讓觀者一眼辨識出該標示所指,博物館作為一個藏品被專業保存、呵護的建築,屋頂所具有的保護意象也別具意義。另外,我特別將整體圖形修整為「微圓角」,使該圖示穩重卻不會太過尖銳,整體形象更為親切。

•字體:

中文採用凝書體,除了清晰容易辨識之外,更看重其活潑生動的特性,該字體在起筆與收尾的圓潤,讓整體形象不失穩重卻更添趣味。英文字體則採用經典的Garamond,其典雅的襯線可展現博物館專業卻低調的特色,帶有手寫的質感也讓此字體不會過於僵硬,又具有與博物館吻合的歷史感。

•配色:

最後在顏色的選擇上,本作品採用有燙金效果的灰金色,如同所示,不論在白底或黑底的基本應用上,都能清晰呈現,並且不失其吸睛而不張揚的特性,也再次呼應我想營造的的,博物館兼具「專業性」與「易親近性」的形象。

A1.jpg
A1.jpg
logo手繪蔡弘凱.jpeg

◇作品編號

B1

◇作品類型

手工繪圖

◇作品名稱

​總博物館logo設計

◇作品簡介

結合彩色書法線條,將Museum 組合成 【總】字,另以拱門圖形,組合成英文Museum。

◇設計理念與手法

1.設計包含圖形與字型兩部分。

2.圖形以彩色書法線條,將Museum 組合成 【總】字。

3.先用毛筆寫出糸,心部首等與白紙上,掃描後進行色彩處理。

4.紅(255,0,0),綠(0,128,0),藍(0,0,255),金黃(255,215,0)四種顏色。象徵從基本顏色元素,可以變化出所有可能。

5.糸相似於m,心相似於u,心的兩點相似於s,再把eum合成囪。

6.如此即形成總博物館(museum)的圖形。

7.另外加上英文museum方便辨識。

8.字型別出心裁,以建築特色的拱門形狀為主,設計出M,u,s,e,再組合而成。

9.色彩挑選藍色象徵天空,黃色代表歷史,綠色代表生命。

10.M字加大當作拱門,其他縮小當作台階。

11.以keynote手稿方式設計,方便導入其他向量圖形程式。

B1.png
LOGO電繪 彩色一陳洛婷.jpg

◇作品編號

A2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串古聯今The linking of past and present

◇作品簡介

紅磚色塊突顯臺大博物館群的歷史與穩重。內裡的十個圓圈以建築物的雕刻作為參考,寓意打開自然文化知識的窗户,進入臺大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館 、臺大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館及醫學人文博物館等十個館室。串連圓圈的線如同2005年李嗣涔校長把各館整合,成就臺大博物館群。作品以現代設計一脈相承,串聯古今。希望透過這次設計,臺大博物館群將以新形象與大眾見面。

◇設計理念與手法

•國際化:運用現代設計風格,以簡約線條勾勒臺大校史館的外觀。並以不同圖形配置敍述臺大博物館群的故事,市場推廣時也能令外地人容易明白其中緣由。

•辨識度:不論將來把作品放大,並印刷在刊物上,或縮小成社交媒體頭像,也可以一眼辨識。不會因為圖案太複雜,而造成大量生產上的技術障礙。

•獨特性:相比其他僅用線條或文字設計的世界級博物館徽標,‘串聯古今’這個作品擁有‘群’,‘整合’的背後深意,更進一步陳述臺大博物館群的使命。

•相容性:考慮到未來與其他產品或刊物的搭配。‘串聯古今’作品的色彩和風格可專業,可文青。在聯乘活動中,也可透過更改主色塊滿足合作主題,相對有彈性。

•實用性:作品上方塔尖的圓形小窗可打孔,製作成書簽。讓參觀藏品的民眾可以將臺大博物館群的美好帶回家。

LOGO電繪 無色一陳洛婷.jpg
LOGO 電繪-劉欣妮.jpg

◇作品編號

A3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心心相印 館館相連

◇作品簡介

Logo融合三個元素:1.「舊總圖書館」、2.「臺大校級總博物館NTUM英文縮寫」、3.「書本」,三個元素成為此作品的情感主軸,分別蘊不同含意:
     *舊總圖書館:提取具代表性的建築外觀特色融入其中。
     *縮寫NTUM:簡單明瞭表達校級總博物館。
     *書本:隱含”廣闊知識、珍貴館藏”的意涵,將此意象與「NTUM」結合。 
現代感的簡約樣式傳遞煥然一新的視覺形象,融入舊總圖書館建築外觀元素,彰顯校級總博物館的特色,簡約的樣式能更加彈性地運用在各式延伸的宣傳品。擷取橡皮印章的風格,能夠在觀者的腦海中烙下深刻印記,真誠的意涵更使其活躍在許多人心中。

◇設計理念與手法

●設計理念

作品構想源起於人們對舊總圖書館的第一印象,更是許多人來到臺大校園參觀的館別之一,舊總圖書館外觀保有帝大時期的建築風格,山牆、拱窗與迴廊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特色,館內陳列歷史人文的珍貴軌跡同時見證臺大的茁壯,培養世世代代的優秀人才,未來將繼續傳承培育人才的使命,成為校級總博物館,促進學術研究的深化及支援教學的跨學科思維。


為讓觀者一看見Logo就能直接聯想到「臺大校級總博物館」,進而對Logo產生情感連結,設計元素使用「舊總圖書館」的建築外觀,再將英文縮寫「NTUM」、「書本」兩種元素融合在一起,呈現Logo隱含的三種意涵:

1. 舊總圖書館:館內群集結典藏、展示、推廣的圖書與教育環境,藉由建築空間開啟與人之間的對話,提取具代表性的舊總圖書館建築外觀特色融入其中。

2. NTUM:簡單明瞭表達校級總博物館,讓Logo的形象更易於推廣和傳播。

3.書本:藉由書本的具體形象延伸出”廣闊知識、蘊含珍貴館藏”,將此意象融合在NTUM呈現出來(如下圖)。

●設計手法

作品的設計手法使用現代感的設計風格,視覺樣貌簡潔易懂、主題鮮明,透過簡約的設計傳遞出煥然一新的視覺形象,彰顯總博物館的特色之外,簡約的樣式能更加彈性地運用在各式延伸和宣傳品。

Logo自上由下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外觀元素;下半部分NTUM的英文縮寫字體設計與「書本」意象巧妙結合, 兩者結合讓Logo設計理念更加完整且直指核心,擷取橡皮印章的風格,能夠在觀者的腦海中烙下深刻印記,真誠的意涵更使其活躍在許多人心中。

A3.jpg
A2-2.jpg
logo 顏孜昀 (1).jpg

◇作品編號

A4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台大總博物館Logo

◇作品簡介

平躺著的立體博物館,就像在招引著知識以及讀者們的到來,以綠色作為背景象徵青春、繁榮,希望臺大博物館永遠活絡著莘莘學子以及不朽的知識。

◇設計理念與手法

整個logo以博物館的外觀作為主題,因為是logo所以希望用簡單的線條呈現,因此使用了白色線條。而為了凸顯出博物館中知識包羅萬象的這個概念,使用立體的方式讓讀者感受到立體而廣闊的感覺。

LOGO電繪-黃中佑.jpg

◇作品編號

A5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台大總博Σ

◇作品簡介

本作品將現階段臺大博物館群十個成員館之代表繁體字嵌入設計裡,凸顯台大總博物館與分散於校園各處之成員館存在的連結與歷史傳承。近似黑白色調之底色設計,表達出有點歷史年代,又不失去現代工業革命之後的典雅高貴感。

 

◇設計理念與手法

本案的設計理念,是將現階段臺大博物館群成員館:臺大校史館、人類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館、物理文物廳、昆蟲標本館、臺大農業陳列館、植物標本館、動物博物館、檔案館及醫學人文博物館等館室之代表繁體字嵌入標誌設計中,強調分散於校園各處的成員館,與未來的台大總博物館共構緊密連結與歷史傳承。

手法上,以接近黑白的色調作為底色設計,嵌入有點年代感,又不失高貴。以臺大博物館群各成員館之代表繁體字,放入方格中,不失對歐美來台讀書交換的傳統中華吸引力。最後以類似臺大校史館的建築,再加上右上角「Σ」,表示「總博物館」的概念。

LOGO電繪-何青儒.jpg

◇作品編號

A6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11+

◇作品簡介

本作品使用了水平、垂直、以及不規則的圓角形狀組合而成,以嚴謹端莊的排列結構,形塑出博物館典雅穩重的意象。

左側的十一條豎線代表了目前博物館群裡的十一個成員館,以漸層淡入的效果,呈現各館邁向整合的感覺,並期許總博物館能在未來發揮「11+」的效果。

至於右側看似不規則的幾何色塊,則利用了留白的效果,引導觀眾的視線得出「總博」二字,除了點題之外,看似七巧板──只要發揮創意,就能拼成無數種造型──的圖騰,也蘊含著「總博」在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領域上,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寓意。

◇設計理念與手法

Logo外型靈感來自於未來總博物館的預定地──舊總圖書館的窗框形狀,以及七巧板的外型,使用了水平、垂直、以及不規則的圓角形狀組合而成,以嚴謹端莊的排列結構,形塑出博物館其典雅穩重的意象。

左邊的十一條豎線,除了象徵目前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裡的十一個成員館,其實也代表了目前國立臺灣大學所擁有的十一個學院,當中可能也有許多得以選入總博物館的歷史文物等待發掘。作品名稱即希冀未來總博物館能發揮「11+」的效果。

而作品右邊,以不規則塊狀組合而成的兩個正方形,則利用留白負片的方式,引導觀眾的視線從看似無序的圖騰中浮現出「總博」二字,除了點題之外,看似七巧板──只要發揮創意,就能拼成無限種造型──的圖騰,也蘊含著「總博」在典藏、研究、展示與教育領域上,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寓意。

綜觀整體,本作品藉由透視的手法,將消失點設在右方,輔以色彩淡入的效果,讓左側的十一條線到右邊的「總博」二字有一種由近到遠的感覺,象徵將從目前的十一個成員館逐漸整合、邁向總博物館的規劃,也有一種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的時間流動感,更有鼓勵師生與校外民眾能走入總博物館,發揮其文化教學與知識普及等長遠目標的寓意。

LOGO電繪-曾嘉玟 (1).jpg

◇作品編號

A7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NTUM

◇作品簡介

作為臺灣最高學府及最大規模的綜合性大學,除了妥善保存校內各館所獨特的歷史文物,發揮文化資產的價值利用外,希望能藉由專門的視覺識別規劃來統整和利用校內資源,進而帶動鼓勵一般民眾前往觀覽和學習。呼應西野嘉章博士說:「大學博物館除了博物館應有的功能外,更具有實驗性與教育性,其結果帶領一般博物館營運的新動量。」

 

◇設計理念與手法

以英文「N T U M 」和臺大舊總圖書館造型做結合,簡約化且直覺性的圖像傳達,能加強標誌圖像的記憶點。紅色是歷史悠久且常見應用於世界各地的文物與圖畫,也代表豐富的物質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金色代表博物館作為文化創造的能量。延續歷史保存與文化創造的活力。中文採用莫大毛筆字體,取代俐落工整的黑體或明體,帶出博物館富含歷史和人文內涵的特點。

logo電繪_藍楷斌 (1).jpg

◇作品編號

A8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聚像

◇作品簡介

Logo設計以象徵目前博物館群11個館的11條線條構成,由外側向中心聚集,並以斜線貫串頭尾,抽象呈現ntu英文字母融合相連,以及無限符號(∞)的外觀,搭配具有多元意涵的色彩漸層,表達總博物館保存跨領域文化資產的核心理念,同時也呼應其知識溝通、文化交流及教育推廣的目標。

 

◇設計理念與手法

Logo設計採用極簡線條風格,以ntu三個英文字母相連融合為基本架構,結合平行線、曲線、圓角及交錯線條,增加圖像層次及立體透視感。全圖使用11條線條繪製,代表目前博物館群的11個館,同時象徵文物、檔案涵蓋領域的多元與豐富。11條線條由外側向中心聚集,並以t字母的橫畫斜向貫連,呈現多元文化匯集、交流且彼此密不可分的意涵,呼應總博物「保存跨學科資產與建立知識溝通、轉譯平台」的設立宗旨。而圖形整體外觀類似無限符號(∞),象徵文化資產的永續保存以及教育學習的擴大推廣。顏色方面搭配紅、黃、藍、紫等多色漸層,表達多元意象,展現總博物館合作與創新的目標。

LOGO電繪作品-劉若蕎.jpg.jpg

◇作品編號

A9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記憶窗櫺

◇作品簡介

臺大總博物館二樓閱覽室的落地長拱窗,為全臺唯一保留最完整之歷史建築之一。除了乘載臺大校園一路走來的故事軌跡,其典雅的外型更凸顯了臺灣大學莊嚴的學術校風氣息。

◇設計理念與手法

利用簍空設計來表現落地長拱窗的獨特線條;顏色方面的選擇,包含沉穩的湖水藍、溫煦的磚紅、及柔和的橄欖綠等大地色系,象徵臺大校園自始以來與周遭自然資源和諧共存的精神。搭配活潑卻不失穩重的字體,精緻地構築出臺大總博館最具標誌性的落地窗形象。

LOGO電繪-鍾淯全.jpg

◇作品編號

A10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領會、交會與體會

◇作品簡介

臺大總博物館的成立,將整合校內各領域場館,建立知識研究與跨域溝通等功能,並持續保存文化與歷史資產。

此作品以簡約手法,呈現椰林大道上的經典歷史建築的元素,亦是不同年代的我們對臺大的共同印象。師生將可於博物館內進行研究與交流,促成學習上的【領會】、跨領域的【交會】、各式文化與歷史的【體會】。

 

◇設計理念與手法

此設計行走簡約風格,主視覺透過簡單的紅色線條,表現出臺灣大學常見的歷史建築元素:斜屋頂、小圓窗、拱窗。旁邊的細線讓建物看起來更有立體感。下方的「NTU Museum」文字採用Optima字體,華麗卻又帶有嚴肅的感覺,可陪襯上方歷史建物(博物館)的典雅端莊的形象。

有時候設計不一定會侷限在它既有的形象,同一款設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讀:首先,拱窗微調成拋物線的形狀,再搭配小圓窗,看起來像是一個人,像是在校園屋簷下進行學習的一位學者。這是博物館的使用目的之一。

另外,在拱窗與小圓窗分別加上一橫與一豎,讓整個圖案的輪廓可以隱約看出「會」字。「會」可以是在學習上的「領會」、不同學術領域的「交會」、不同時代文化的「體會」……等,皆是總博物館成立的宗旨。

LOGO電繪-林庭而 (1).jpg

◇作品編號

A11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作品簡介

承,為新生、延續。總博物館作為臺大的舊總圖和校史館,承載發揚歷史文化與學術價值的使命。因此希望能夠在不忘初衷的前提下創造出新的意義,達成跨世代傳承的目標。

整體將外觀做為基底,上半部以圓窗做出人物的意象,連結下半部門廊的書本造型,做出參觀者在閱覽的感覺。而書本上的胚胎形狀為融合博物館群總體的象徵,也有著迎接新生、創造文化的概念。

在配色選用了臺大的代表色——磚紅色和金黃色,呈現其歷史和傳承性,並將金黃色作為上方的光源,有展望未來之意。字體則展現了總博獨特而沈穩的意涵,且在「總」字呼應了標誌中的融合想法。

◇設計理念與手法

在最一開始構思時,搜集了各種關於總博過去的歷史資料,並了解現在它將重新詮釋的意義和定位,我認為這個logo必須聚焦在「總和」、「歷史連結」與「學術」這三個核心價值,且能夠喚起人們對這棟建築的記憶。因此將建築物外觀作為思路起點,在能夠與之本身進行聯想後,再將想要呈現的核心思想融入在當中。在這當中,我認為最難呈現出的是總和的概念,因為很難將一個眾多的想法用簡化的圖示簡單且明確的呈現,然而我想起在總博構想簡報的最後一頁,所看到西野嘉章先生說過的話:他認為博物館是一個「文化創造之孵化器」的教育事業。因此我從孵化聯想到了胚胎,並將其與融合的概念做連結,做出總和的意象,也與作品名稱「承」的新生做了呼應。

決定了主要的畫面後,接著就是配色和字體的部分。原本在考慮的顏色除了台大的兩個校色外,還有承載學術意涵的深藍色,不過在進行搭配後,發現這樣更能夠呈現出總博的歷史感,喚起大家對這棟建築的記憶,也較符合其本身的意象。而字體則是在進行多次的搭配後,發現沒有能夠完整詮釋的字型,便用藝術字結合書法感的方式呈現出總博的深厚文化意涵,且不斷在求新求變的概念。

這個標誌期望能夠為過去的豐厚歷史增添新的意義,並和博物館群進行連結。承先啟後,為總博開啟一個新的篇章。

LOGO電繪-任畇 (1).jpg

◇作品編號

A12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台大校史,文化之始

◇作品簡介

運用台灣大學校史館的建築樣貌,如:拱廊、柱子形狀、空花磚設計等等元素,將此簡化後融入於LOGO設計中,在配色上採用Pantone色票中的磚紅色系來作為整體的主要色調,除了傳達出台灣大學總博物館的歷史韻味與濃厚的復古感,也代表著台灣大學建築的整體色彩,形塑出台灣大學總博物館的特色、文化精神以及品牌形象。

◇設計理念與手法

維持台大校徽的圓形構圖,圖案主要是由台大校史館的建築特色融入其中,在LOGO最外圈的圓環使用空花磚的圖形做反覆的圍繞,再以拱廊的柱子特色、形狀構成台大校花──杜鵑,並將校史館的建築門面簡化後置於LOGO中心。在配色上,選用Pantone色票中的PMS 492和PMS 4655,以暖色系的色彩帶出博物館獨有的懷舊文化與歷史意象,也代表著台大總博物館建築的整體色調以及它獨特的視覺形象。

A12.png
LOGO電繪-程昕.jpg

◇作品編號

A13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光的收藏者

◇作品簡介

臺大總博物館保存各領域研究者的心血見證。而探索研究的精神,是人類最特殊的存在價值。Logo中的n字形似舊總圖大面拱窗,而打開窗如同睜開雙眼,帶我們去發現許多隱而不見之物。光線透窗灑下,那是探照的火炬,也同時是關懷的熱忱。學者們追求世間真理,是人類的先行者,亦不忘關照這塊土地,為臺灣的人們與自然環境奉獻。臺大總博物館便是這些光亮的收藏者,不只反照研究者的璀璨心靈,更藉由典藏如此行跡,啟發未來的臺大學子們,做出更多貢獻。

◇設計理念與手法

Logo以臺大英文簡稱NTU的首字「n」為主體,留白的部分形似「T」,n字倒過來也是「U」形,呈現出校名英文字母縮寫。簡單的黑白配色,能夠精準呈現出光影及形貌,並且典重沈穩。n字加上三條白色裝飾線,與日治建築舊總圖的特點——拱形大面玻璃窗相呼應,顯現臺大本身的歷史記憶外,也表示博物館是典藏歷史之所。窗後是一道淺色光束,表現出從窗外照射而入的知識與探索之光,窗戶承接光芒,也帶領人們發現光亮。

標準字特別設計具有現代科技感的優雅字體,也仍在細節上保留手寫筆畫的溫度。擁有圓弧形的折角及硬挺的直線,表現出在學術領域堅毅的探索勇氣,同時也保有溫暖的人文關懷。

04 LOGO電繪_方宜瑄.jpg

◇作品編號

A14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推開文化之門

◇作品簡介

LOGO結合T(Taiwan)+ M(Museum)+ 校史館建築「三拱門」之特徵。

設計上以大面積、具份量感的色塊表現總博物館之穩固和沈穩,也以「三」拱門代表「多」,呈現臺大總博物館館藏豐富、多元並存之意象。色彩計畫上選用總博物館建築上有的灰褐色,歷史與文化感濃厚,更顯臺大人文風情。

◇設計理念與手法

中英文標準字:蘋果麗中黑

色彩計畫:PANTONE 7536 C

・RGB  166 159 136

・HEX/HTML A69F88

・CMYK  29 26 39 7

LOGO電繪-李鎮宇.jpg

◇作品編號

A15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總博盒子

◇作品簡介

臺灣大學總博物館是一座盒子,盒子承載著文化資產,典藏跨越時空的意識川流,描摹眾多領域知識的激盪。早晨的太陽初升,博物館的影子擲向左側,將點線成面的維度展拓、蔓延、創造深度。身處其中的我們,得以在建築間流暢游移,探究人類智慧的光芒,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軸線,全匯聚於博物館這座大盒子。

◇設計理念與手法

由校史館正面建築發想,透過幾何排列創造錯視假覺,將平面延拓至立體,左側的陰影加強盒子的意象。整體結構左右對稱、經過黃金比例的計算,給人和諧的感覺。運用格式塔完形心理學,圖樣下方的三個獨立拱門,會被大腦自動填補空白部分,形成一段不存在的線段,達成封閉性。

LOGO電繪-蘇文甯 (1).jpg

◇作品編號

A16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舊總圖・新總博

◇作品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總博物館」整合校內博物館群,標本、檔案等藏品橫跨人文學、自然科學、醫學等領域,於標誌雖上難以全數呈現各個領域之特色或標誌,然而總博物館選址於舊總圖書館,這棟建築物所乘載的不僅是從日治時期以來的歷史軌跡、校友們的回憶,亦代表為未來總博物館將擔起保存、維護、展示與推廣大學教學研究的使命。因此選擇以舊總圖書館外觀作為此作品主要的元素。

◇設計理念與手法

此作品全部以線條呈現,並將舊總圖外觀與文字合而為一建構出完整的標誌圖像。考量到此標誌後續將用於總博物館的各項展覽與推廣活動,因此未使用鮮豔色彩或複雜線條,而是以黑色線條簡約勾勒,不僅能配合活動企劃套上不同色彩,亦可於深色背景中以白色呈現等,換上不同色調、材質即可有不同風格與韻味。

文字部分標上英文與中文兩者,並使舊總圖外觀的黑色線條與英文字組合呈現出整體感,最後加上以魏碑字體呈現的中文,在簡約線條中呈現總博物館的莊重與威嚴。

A17-1.png

◇作品編號

A17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臺大總博物館標誌設計

◇作品簡介

臺灣大學總博物館專注於典藏管理與研究推廣校級文資,促進學術深化與社會實踐。總博選址位於以山牆與拱窗作為建築特色的舊總圖,對稱及穩重的視覺造型也象徵傳達知識殿堂的意涵。因此承先啟後的將建築外觀融入博物館標誌設計,運用視覺圖像直覺性的呈現臺大總博物館為知識轉譯及跨領域資源整合的場域,體現總博形象與品牌精神。

◇設計理念與手法

臺灣大學總博物館的標誌設計以「引領向上、凝聚匯集、跨域連結」為概念發展,並以總博物館建築外觀為設計主軸。圖像精簡了建築外觀線條,並且巧妙融入「main museum」英文首字母m重疊為基底加深博物館品牌的意象,成為獨一無二的識別。色彩規劃的部分凸顯出品牌典雅中蘊含學術沈穩感覺,整體設計呼應了總博跨領域及學術豐沛的發展。

logo電繪_邱奕甄.jpg

◇作品編號

A18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環繞

◇作品簡介

圖標由三大部分組成。為左邊的校史館圖形、下方的總博物館英文字以及右邊的圓環。

◇設計理念與手法

總博物館主要是結合台大的博物館相關資源,包括台大博物館群等,每個館舍都具備各自的特色及收藏品。而各館的特色也已經在各自的logo中展現,所以總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主要是想起到統整的功能。用圓環的方式代表將所有值得被傳承、研究、展示的資源統合,而地點目前是選址在舊總圖(今校史館),所以在logo中也加入校史館的元素,構成整個圖形。

LOGO電繪-郭珈妤.jpg

◇作品編號

A19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知識與交流的平台—台灣大學校級總博物館

◇作品簡介

因為目前台大的博物館群外觀大多有日治時期的建築特色,故以椰林大道周圍帝國大學時期的建築特色作為Logo的設計基礎,其logo下方部分具有車寄以及下方的拱門意象,並運用黑白相間的細條紋樣式,凸顯外牆十三溝面磚的特色。

◇設計理念與手法

因為台大校級總博物館是作為知識研究和跨域溝通的承載平台,其可能成為師生們的知識交流及課程學習的媒介,抑或是跨國間學術相關的文史及學習的交流的平台。因此在其Logo的設計上採用黑白相間的色彩樣式,更顯得沉穩正式。又因為目前總博物館的選址以舊總圖書館為主要考量,所以設計的樣式基本上是以帝大時期的建築風格作為設計主要元素。其Logo風格簡單俐落,辨識力強,藉以增強整體校級總博物館的形象。

LOGO電繪-陳祈安.jpg
A20.png

◇作品編號

A20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書翼

◇作品簡介

將NTU三字以平滑曲線重構,當中蘊含展翼的飛鳥和翻開的扉頁,故以書翼命名。

飛鳥象徵自由,在歷史和書籍遨遊的我們是如此自由;書頁則和博物館的傳統印象相切合。顏色選用帶有時空穿越感的青綠,參雜穩重的磚紅色,希望能脫離博物館傳統較沉重的形象,注入新鮮的活力。

◇設計理念與手法

 

(可因應不同需求進行調色)

LOGO電繪-謝宜臻.jpg

◇作品編號

A21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NTU’s DNA

◇作品簡介

以DNA象徵台大的知識核心—總博物館,以線條字體設計,配上台大代表色,呈現典雅莊重的風格,博物館內容納古今中外、科學人文、文化底蘊,就如同DNA般深植於台大之中,成為台大人的血統,培養著世世代代知識人才。

◇設計理念與手法

標誌本體以DNA意象,結合NTUM字樣(由左下至右上),將台大博物館的英文簡寫,與象徵生命起源的DNA做融合。

DNA代表台大總博物館,裡頭的典藏包羅萬象,延伸古今中外,如同DNA般成為台大的知識核心,由此滋養著台大世世代代。

設計上以粗細有致的線條為主體,其中適當的留白,讓人能夠遠遠就辨識出此標誌,近看也能賞玩其中藏匿的字樣,字體使用帶有襯線的華康瘦金體,並拉寬文字間距,給人高雅莊重的感覺,顏色配上代表台大的磚紅色與金黃色,並運用漸層填色,讓兩種代表色和諧地共舞,整體呈現台大典雅、充滿知識底蘊的氣質。

LOGO電繪-漆琪 (1).jpg

◇作品編號

A22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多元立方體/Cube of Diversity

◇作品簡介

總博物館所設計的標誌,意旨融合通俗博物館之特色與臺大之形象。成品考量了總圖之建築特色、展覽品所涉獵範疇領域的多元性、以及同時作為LOGO的簡潔。

 

◇設計理念與手法

立方體容器為設計主軸來自於博物館玻璃展示櫃。同時區別為台大之博物館,立方體由N、T、U合成左、中、右的平面,為更加簡潔的設計,以黑白作為光影亦示立體感、地上影子以museum字母拼接而成,明示博物館之意旨。

考量到總圖建物的特色,立方體上添加彩色斜線以示斜屋頂之象征,即立方體可被視為建物,影射立方體前面為總圖入口。中間T平面上的彩色幾何圖形是為了表達展品的多元性,不僅局限於單一領域。

LOGO電繪-梁瑋倫.jpg

◇作品編號

A23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永續時尚臺大博物館

◇作品簡介

面臨社會、文化與氣候環境劇烈變遷的當代,博物館應有所積極作為致力典藏自然歷史標本、大量文物、書籍,且期望永續發展應完整涵蓋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四個面向。在環境永續上,可強調節能減碳、環保綠能與環境管理;在經濟永續上,則執行開源、節流計畫,每年持續增加自籌收入並降低營運成本;在社會永續上,應增進多元族群教育與服務等計畫,擴大公民的積極參與;在文化永續上,則主要是針對歷史文物持續累積蒐藏的含量,並應用於具有教育素質的展示與推廣之上。

◇設計理念與手法

本作品以一雙手托著「綠博物館」象徵著臺大藉由環保的行動手腕來致力於完善博物館的永續經營,完全照顧到永續性的各個重點面向。LOGO以綠色系為主題,象徵著具有時尚潮流的頂尖大學以綠色科技完善博物館的永續發展。LOGO所帶出的感覺是希望給人在視覺上營造出一流學府利用柔和的雙手將博物館溫柔的捧在手掌心上的印象,而臺大校區內眾多綠建築即是博物館在永續經營上最好的實踐經驗。

LOGO電繪-許羨瑩.jpg

◇作品編號

A24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延續

◇作品簡介

博物館最重要是延續文化,需隨著時代的轉變。十一個館的結合,有著橋樑的方式民眾認識和溝通且是保存文化資產的重要角色。

◇設計理念與手法

來過臺灣大學總博物館最深刻印象便是無處不見的拱形建築設計特色,因此希望人們在臺大看到此LOGO便聯想總博物館。

另外,LOGO的「M」是Museum的英文縮寫,其形狀有著橋樑的形狀,象徵著學校和民眾的橋樑且是跨域溝通的平台,讓臺大總博物館成為重要的核心。LOGO中兩個「M」交疊一起,形成視覺錯覺「11」,代表著臺大十一個校館的結合,從而變成一個總博物館(變成一條線)。

最後,從另一方向看兩個「M」,像是一本書,在翻開新的一頁,也意味著以新的方法延續珍貴的文化資產。

LOGO手繪-阮念初.jpg

◇作品編號

B2

◇作品類型

手工繪圖

◇作品名稱

國立台灣大學總博物館標誌設計

◇作品簡介

台大校樹 又稱文筆樹的大王椰子 給予拜訪台大 映入眼簾之第一印象 筆直椰林大道 延伸至圖書館之前。

◇設計理念與手法

自由校風,學術自主,以總圖書館為底,追求真理、學問之信。

以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縮寫三字學術識別、主題清晰刻劃。

底色黃色線條為台大建物之基本色調,左右兩側屋凸的倒T字型,代表台灣及台北意涵。

LOGO電繪-標準色版-蘇可心.jpeg

◇作品編號

A25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臺大總博物館 虛與實的乘載空間

◇作品簡介

實以乘載文物之空間——建築,虛則典藏知識之載體——書本。結合這兩個主要圖像,進而簡化及轉化,帶出NTU(臺灣大學)與博物館之意象。

總博物館整合了臺大博物館群及其所保存之文物、人文及科學知識,想藉此將如此龐大的資訊及歷史重量容納進這個標誌內,希望是莊嚴穩重卻也可以是現代簡約、富含巧思的。

◇設計理念與手法

由於總博物館旨為整合博物館群及校內典藏之標本、儀器、檔案......等,故如同部分博物館標誌(校史館、農業陳列館、醫學人文博物館)以建築物為出發點,不過在此將圖形簡化並加以轉化,同時也保留日治時期建築特色——位於山牆頂端的牛眼窗。

下半部分主體為書之造型,翻頁頁面結合英文字母 N(n)與英文字母 U(u),中央騰出的空間則為英文大寫字母 T,圖地關係串起來呈現 NTU (國立臺灣大學)之字樣。

下方想藉由翻書之曲線,隱約帶出M(museum)字母的弧形意象,並透過虛空間視覺引導,空白線條像是向下指引的箭頭,指向下方未來預計能置入標準字的位置。

最左及最右邊緣並不完全垂直於底部,帶出更多整體標誌的平衡感以及建築物向外擴張的張力,希望在標誌中呈現出這些乘載豐富知識及歷史的博物館,是莊嚴穩重卻也現代簡約、富含巧思的。

A25.png
LOGO電繪-呂亞翰.jpg

◇作品編號

A26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Arched T

◇作品簡介

以舊總圖書館入口門廊的拱門形狀為靈感,呈現出代表臺大的T字母造型,外輪廓的形狀則是總圖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圓拱形大窗。整體以俐落簡潔的現代風格呈現總圖與總博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氣韻。

◇設計理念與手法

整體的風格力求在表現總博豐富的文化與歷史氣韻的同時,呈現出符合現代化的俐落感。以總圖的建築為靈感汲取出極簡且最具標誌性的元素—「圓拱形」並作為核心構成,此形狀在總圖建築中被大量的運用,具有相當重要的代表性。利用負空間形成的拱門造型,化為代表臺大的T字母,剛好與臺大形象識別logo中的T造型相呼應,拱門同時也具有代表博物館的M字造型。外輪廓的圓拱形則代表著總圖最具標誌性的大窗。顏色方面則使用與臺大博物館群現有logo相似的深紅色,在追求統一感的同時也深具優雅美感。

LOGO電繪-陳曦.jpg

◇作品編號

A27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Archive of NTU

◇作品簡介

結合象徵檔案(Archive)的磁碟片圖形,代表博物館(Museum)的M字,以及代表臺大精神的傅鐘,創造出簡潔又有識別度的標誌。顏色選用臺大2020年新識別系統標準字的藍色,與識別系統呼應,便於整合,低彩度和明度的色調也傳達出沉穩的氛圍,貼合博物館的形象。

◇設計理念與手法

此標誌選用元素為象徵檔案(Archive)的磁碟片圖形,代表博物館(Museum)的M字,以及代表臺大精神的傅鐘,結合三者的幾何特色而成。傳達出總博物館保存、維護臺大文化資產,以及形塑臺大文化,推廣臺大精神的使命。以線條構成的圖形容易識別,且受限小,可靈活運用於手冊、海報等宣傳及印刷品上。

A27.png
LOGO電繪-吳尚恩.jpg

◇作品編號

A28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俯仰椰林 時空匯集 /  Co-Convergent

◇作品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創校以來,展現了傲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這些時間與空間的疊加,即將高密度地匯集於總博物館。就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總博物館透過新舊之間的對話,成為激發大眾面向未來,跨科跨領域的平台。 

LOGO從舊總圖正立面二樓,最具代表性的圓拱形大窗發想。運用新潮簡潔的幾何手法,體現時間與空間的匯集。本作品在大方穩重的框架當中,達成現代感兼備的視覺效果。無論作為主視覺呈現,或是各類文宣品的製作,皆便於廣泛應用,傳達本校總博物館之意象。

◇設計理念與手法

標誌本身運用足以代表臺灣大學之元素, 

勾勒總博物館時空匯集之意象,體現知識的積累與傳承動能。 

 

首先描繪出舊總圖正立面二樓,足以代表台大精神之圓拱形大窗的形狀。隨後以一深(預設為深橙色,可進行調整) 一淺(白色) 進行堆疊,營造出具有單點透視空間感之底圖。接著為呈現時間之概念,以鐘錶慣用刻度之30度、60度斜線對底圖進行切割,將其分為三個主要的色塊元素。 

 

就標誌整體而言,正負空間的呼應支撐起拱窗輪廓,此外,由左側下方延伸至頂端之色塊,其造型象徵椰林大道上懸掛之椰子葉片,而下方兩色塊則宛若穿梭椰林之中。本作品在大方穩重的框架底下,透過運用多樣的線與面元素,結合出簡潔而明確的LOGO設計。

LOGO電繪-吳尚恩 (1).jpg
LOGO電繪_陳千蕙.png

◇作品編號

A29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結

◇作品簡介

以總博預定選址-舊總圖之外觀作為初期發想,弧形拱門、窗戶,作為進出的交界,使人的來去產生了歷史。三道門交會在一起,讓不同時代、領域的文物在這個場域產生連結。除了在這層意義上取用「結」這個詞,更是日文中的「結び」(musubi),這與台大的歷史-創於日治時期的台北帝國大學相關。生產創造之神也被稱為「musubi」,人類與環境纏繞密不可分,才有生產與創造,才有歷史。

◇設計理念與手法

三道交錯的拱門,象徵人的來去,也是過去、現在、未來,還象徵台大總博館藏的豐富性,由漸層堆疊出交織、纏繞的意象,選用金色與磚紅色兩色,文物的珍貴與不可取代性,如黃金般珍貴,這些文物的歷史又如磚瓦般曾經普通的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顏色同時也是舊總圖的外觀。

LOGO電繪-梁毓珊.jpg

◇作品編號

A30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古早傳承臺大博物館​

◇作品簡介

博物館屬於歷史知識的載體,保存眾多珍貴古早文物,並使得人們在參觀古色古香的典藏藝術品中,能藉此洗滌心靈並且獲得精神上的昇華。觀眾沉浸在博物館的欣賞過程中,看到過往的歷史等待著被揭露在眼前,並且被隱藏的一切也等待著被發現、被聽見、被撫慰。作品中所描繪的古早房屋象徵著博物館針對文化遺產的用心收藏,而這棟古房同時也是一位帶著草帽的農夫,藉由農夫工作時的裝扮來標誌博物館古典的人文氣息與修養。

◇設計理念與手法

本作品以一張圖就描繪了雙種含意,一棟在外觀具有古早味的房子、以及一張帶有農夫草帽的人臉結合在同一張圖畫裡。兩扇窗戶像是眼睛、而可愛的門則是嘴巴,底下的雜草則象徵著農夫在稻田裡勤勞工作的環境。人物、古房與自然環境,不僅象徵著古典修養與人文氣息,更期望博物館在環境保育上能藉此永續發展。

LOGO電繪-江旻柔.jpg

◇作品編號

A31

◇作品類型

電腦繪圖

◇作品名稱

潮流之上

◇作品簡介

多元並茂、古色古香的博物館群,在悠悠歲月中保存古樸的建築特色,並順應了現代的潮流,展示古與新交織、碰撞、融合的風華蛻變。本作品以十三溝面磚(土黃色、棕色)和親水紅磚(磚紅色)結構為基礎,博物館建築特色一目了然,印象深刻雋永。

◇設計理念與手法

LOGO設計以國立臺灣大學總博物館的英文縮寫「NTUM」作為主視覺,其中T的下半截是英文字母I,代表著自我,以及接觸過NTUM的每一位,都是博物館群不可或缺的一份子;I上青色斜紋使得視覺中央的色彩更加鮮活,深色(傳統)中有著亮點(創新),同時隱含著時下「斜槓青年」的意味:追求自我、不設限,期許巡訪NTUM的各位能夠勇於突破、展現自我生命的光彩亮點。

色彩方面是依據貼有十三溝面磚和親水紅磚的建築物配色(土黃色、棕色、磚紅色),由於從遠處觀看建築物時,十三溝面磚的溝紋不明顯,所以使用淺色矩形顯現磚理。字母M以水藍色波浪呈現,代表新世代的潮流,承載著「NTU」引領向前航行。整體配色簡潔和諧,又各自隱含意義,顯現博物館群多元融合的面貌。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