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職員工全人關懷服務方案2021
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博物館群主辦
近年來臺灣沿海中華白海豚遭到嚴重的生存威脅,主要有五項影響因子「棲地破壞及消失、廢水及空氣汙染、漁具誤纏、河口淡水注入量減少及水下噪音」,而數量也從過去的近百隻記錄掉到目前的 64 隻,國內海洋委員會於2020年8月31日公告「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類別及範圍」,明令包括苗栗、臺中、彰化、雲林沿海約 76,300 公頃面積海域為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規範該區域內的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不得破壞其原有生態功能。同時也將持續推動相關保育計畫,就監測研究、棲地維護、人為衝擊管制、保育教育宣導及在地參與等面向進行。
誰的尾巴?
說明:
本次展示的為參考中華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體型所仿製的海豚尾巴,英文俗名為「印度太平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因體色會隨年齡增長而由灰轉淡,同時會有白色或灰藍色斑點夾雜出現,成體因透出皮下微血管呈現粉紅色,也有別名為「粉紅海豚」。在臺灣,則被稱為「媽祖魚」,此稱號來自於每年農曆三月中旬季風轉換時,白海豚於臺灣沿海活動時間恰逢傳統信仰「媽祖」的誕辰 (農曆3月23日),因此民間認為白海豚是前來向媽祖祝壽,故有「媽祖魚」之稱呼。
目前校內的動物博物館 (位於生命科學館一樓) 入口處天花板也有展示臺灣鄰近海域可見的瓶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 骨骼標本,歡迎大家有空可以到動物博物館找尋牠的蹤跡。
她,2021.9誕生於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水池,
接著在校總區水域隨興游動,期待與大家不期而遇;
不過我們也同感好奇,她,將游走到何年何月何日呢?
作者:楊瑋誠
授權方式:CC-BY-NC
資料提供:臺灣生命大百科
來源:臺灣生命大百科
引用資料:
吳佳蕙。2016。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與漁業競合之研究。109頁。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張雄風報導。2021/01/19。海保署統計白海豚僅存64隻 擬保育計畫送行政院。中央社。
財團法人臺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網站 (https://twsousa.org.tw/)。